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软弱涣散”走向“全国文明”,通城县左港村完成美丽蝶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4 18:5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黄铮 通讯员 罗湛阳 黎赛明 付婧烨)5月23日,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公布,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幕阜山深处的通城县左港村榜上有名。

焕然一新的通城县左港村。通讯员 供图

这个偏远的库区小山村,一度曾是远近闻名的软弱涣散村。近年来,左港村始终坚持以清廉建设助推乡村振兴,迅速完成了从“软弱涣散”向“全国文明”的蝶变。

强基固本,提升精气神

一个村的面貌要改变,关键在领头人。几年前,左港村全村多年未能发展一名党员,村“两委”的核心作用严重削弱,导致村级基础设施落后,村民问题不断是远近闻名的软弱涣散村。

面临村“两委”换届时,左港村村民对当时村“两委”干部人选期盼很高。

“以前村里做不成事,谈不上发展,老百姓想办点事也很难。”三组村民李金保说,“大家都要求选出有能力、有思路、公正无私的村干部。”

左港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通过选优配强干部,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现在到村里办事很方便,村干部有求必应,能真心实意帮我们解决问题。”八组村民李梅英是一名护林防火员,谈起村里的变化,李梅英的心气很顺。

新组建的村“两委”把群众的急难愁盼当头等大事,一心一意为群众排忧解难,聚精会神发展产业,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现在全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业余生活丰富多彩,遗留问题得到了及时妥善处置,群众的获得感大大提升。

“既然组织和大家信任我,要我干,我就要干出个样。”在村级发展受阻的关键时期,付艳霞临危受命担任左港村党支部书记。

这个话不多的女同志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紧密团结和依靠积极的党员群众,靠着苦口婆心的韧劲、起早摸黑的拼劲和任劳任怨的干劲,一心扑在工作上,以身作则带队伍,在服务群众中找办法,在基层治理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很快凝聚了民心。

选对一班人,造福一个村。现在村干部说话有人听,工作推进有人跟,村容村貌的变化翻天覆地,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直线上升。左港村这几年的考核都是综合先进,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更足了。

一个为民务实的村“两委”班子,不仅增强了村民的幸福感,提升了村民的精气神,更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的民心基础。

移风易俗,营造好乡风

善源谷景区入口处山体上的一块白斑,引起了村干部胡伟明的注意,自从分管殡葬改革工作以来,他走村入户时又多了一份巡查管控活人墓的重要职责。

“这山上不会有人建活人墓吧,一些村民爱攀比、迷信风水,把活人墓修得越来越大,与景区格格不入,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了解到有人在私建活人墓后,胡伟明三番五次来到该户主家中,耐心细致讲政策规定,讲景区要求,终于使该户主答应停止建墓并恢复植被。

“这类问题只有早发现、早制止,才好解决,等到建成再处理就困难多了。”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胡伟明非常开心。

“女儿去年出嫁了,我按照村里的要求,没有铺张浪费,没有攀比酒席,只要他们小俩口过得好,比我请多少客收多少礼都要强。”村民刘小叶的话语中充满了欣慰。

她女儿去年旅游结婚,没有要男方彩礼,也没有大操大办,见证了左港村通过清廉村居建设,推动移风易俗的成效。

左港村有常住人口2000余人,村民们一度喜欢大操大办红白喜事,请客送礼名目繁多,攀比之风让村民苦不堪言。换届以来,村“两委”干部积极充当宣传员,帮助群众提高认识,劝导大家少请客,切实减轻“人情债”。

引导村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天价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同时把移风易俗作为清廉建设的重要内容,写入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带动社风民风好转。

“我们通过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聚民心,听民意,共同研讨制订符合我村发展的村规民约,让村民自治有规可循,让村民行为有约可依。”付艳霞介绍,“乡风文明是文明村镇评选的重要指标,我们通过宣传‘家风家训’,推崇‘不攀比无烦恼’等文明理念,持续推动移风易俗,显著提升了基层治理成效。”

优美环境,激发内生动力

从武深高速通城南出口,沿着绿意盎然的党建示范公路,12分钟的车程就来到了左港村。

村民胡美员的家距村委会很近,几盆山茶花把整洁的院子装点得生机勃勃,修剪得整整齐齐的红叶石楠既是生态围墙,又让院子看起来红红火火。他家2022年被市妇联评为“美丽庭院”。

“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我们也得把自家院子整得漂漂亮亮,还能得积分兑换洗衣液和学习用品。”老两口一边清扫剪枝一边说。

“积分超市”见证幸福。通讯员 供图

左港村“积分超市”的货架上,学习文具用品、常用生活日用品摆得满满当当,每件商品都标注了对应积分,“孝老爱亲积10分、最美庭院积15分”等兑换规则一目了然。

“我们通过开展最美庭院、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活动,通过‘党员示范户’的模范引领,以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的形式,激励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形成乡风文明的良性循环。”左港村党支部副书记徐娜介绍。

环境好了,乡村旅游的风也刮来了远近游客。村民付国方将自家种的板栗、猕猴桃卖给了游客,今年增收了3万余元。“我们的板栗远近有名,好多游客都是多次来购买土特产,都成了我的老顾客。”付国方开心地说。

“今年我们又在善源谷和大月冲种下了柳树、桃树、李树共200多亩,桃树和李树是最新的优良品种,三年后就可挂果。”新当选的左港村党支部书记李细波介绍。

左港村自然山水资源优越,2019年被国家林草局授予“中国森林乡村”,近年来该村着力激发内生动力。

“我们以庭院美、道路净、村庄绿、路灯亮等为标准,对村容村貌集中整治,营造洁净舒适的生活环境。”李细波介绍。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左港村围绕拆违拆旧、改水改厕、道路刷黑、景观改造、绿化美化等多措并举,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清廉建设,锤炼好党风

左港大月冲清廉村居的入口处,村规民约与主题墙画相映成趣。

左港战斗英雄黎贤良的英雄事迹、菁菁学子们书写的家风家训,吸引着孩子们频频驻足。“清正孝善巷”里十二个左港人孝老爱亲、自立自强、睦邻友好、大爱无私的鲜活故事、“新六尺巷”里的治家格言涤荡着清纯的乡风。

“清廉村居建设以来,村湾屋场的风气变好了很多。”村民戴庆旺感慨地说,“清廉村居宣传的都是我们身边的新风正气,村民们无形中在对照学,更加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

通过召开屋场会、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左港村及时收集村民意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确保全村事务在阳光下运行。“村干部清清白白,老百姓明明白白。”以清廉村居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做法,也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肯定。

“以前晚上出门一抹黑,总是提心吊胆,现在路灯亮了,小孩子晚上也能出来玩会了。”“现在晚上在村里散步、运动更安全舒适了。”四组当中屋的村民在饭后纷纷出来遛娃。

左港村坚持落细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低保评议会现场开,村级项目村民定。近年来,左港村通过“四议两公开”的形式,共安装太阳能路灯300余盏,为村民的生活出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今年,左港村在县、镇驻村工作组的指导下还修订完善了《村规民约》,利用网络平台和屋场会广泛宣传,让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理念家喻户晓,让村民自治更加接地气、更加有章可循,让共护好环境、共享好生活的意识入心入脑。

县纪委监委驻村帮扶以来,坚持以党建引领破解治理难题、以清廉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帮助指导左港村用党建凝聚民心,用清廉赢得信任,走出了一条环境美、产业兴、民风淳的文明发展之路。

环境美、产业兴、民风淳的左港村。通讯员 供图

“清廉村居建设不是简单的刷标语、喊口号,宣传要通俗易懂,制度要切实可行,效果要显而易见。”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黄裕晏表示,“我们要围绕干部清正、村务清白、乡风清淳打造适合群众口味的清廉村居,通过清廉建设强化‘小微权力’监督,用清廉建设引领乡风文明,用清风正气助推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