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5 09:17:00
流光溢彩的灯组吸引市民游客夜间赏灯。唐淑美 摄
海味十足的灯组。潘河 摄
早报8月24日讯 7月18日,备受瞩目的2025年 “青岛之夏” 艺术灯会在风景如画的中山公园盛大启幕。开幕至今已吸引了20余万人次前来赏灯,190余万人次游览太平山中央公园。“灯会为太平山中央公园增添了的热闹氛围与新鲜场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以前市民和游客大多选择白天来游玩,现在晚上游客还是络绎不绝。”太平山中央公园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青岛之夏” 艺术灯会作为青岛夏季文化活动的璀璨明珠,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曾经是岛城居民与外地游客夏日翘首以盼的文化盛宴。今年的 “青岛之夏” 艺术灯会以 “山海织绮梦,千灯映星湾” 为主题,在灯会停办近20年后再次为市民和游客点亮夏日的奇幻美妙夜晚。此次灯会规模空前,是近年来北方规模最大的一次灯会。共展出大型灯组61组,将太平山中央公园装点成一个如梦似幻的光影仙境。
在题材选取与制作工艺上,本届灯会推陈出新,将和谐、优美、欢乐、祥和的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灯组题材丰富多元,传承了经典的自贡彩灯制作手法,又紧密贴合时代脉搏,融入了大量现代科技和人文元素,生动展现了青岛独特的城市精神与时代风貌。其中,一系列彰显城市风貌的灯组成为全场焦点。它们以精巧的设计、绚丽的灯光,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成为灯会中传播城市文化的亮丽窗口。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中山公园瞬间变身五彩斑斓的梦幻世界,形态各异的灯组星罗棋布于公园一处。40米长的《青岛风情线》 大型灯组,以青岛独特的城市风貌为蓝本,将标志性建筑与海洋元素巧妙融合,通过动态光影投影,重塑青岛的山海韵律,让游客沉浸式领略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 的极致浪漫;30米高的巨型《崂韵流光》灯组,深度挖掘崂山花岗岩的纹理、色彩与形态特征,与现代灯光技术完美结合,打造出极具层次感与视觉冲击力的夜间奇观,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12米高的《机甲悟空》灯组,将机械骨骼结构与非遗自贡彩灯技艺创新融合,通过内置智能控制系统,带来灵动多变的动态视觉体验,让经典形象在光影中焕发出新的魅力。此外,巨型章鱼、珊瑚蓝水母等海洋生物灯组,以超现实想象为画笔,结合 “呼吸式” 光影变幻,营造出光影交织的深海幻境,为游客带来独一无二的消夏体验。
作为青岛市内首屈一指的大型公园,太平山中央公园本身就凭借其迷人的景色,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市民与游客前来休闲游玩。公园坐落于青岛市风貌保护区核心区域,整合了中山公园、植物园、动物园、榉林公园、百花苑、汇泉广场等7大特色园区,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与多样的动物种群。这里四季景色各异,空气清新宜人,绿树成荫,宛如城市中的天然大氧吧。
自2023年4月太平山中央公园升级改造开放后,大家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环境和硬件的全面提升,细心的市民发现,公园的活动越来越多,服务也越来越“有温度”。走进太平山中央公园,记者不仅能感受自然美景,更能体验到无处不在的便民细节。针对游客“行李多、带娃难、雨天愁”等实际需求,园内新增共享存包柜、童车、雨伞等服务设施,实现“轻量化游园”;母婴室内婴儿护理桌、热水供应机、隐私遮挡帘等一应俱全,成为年轻父母的“温馨驿站”;休息室设有充电插排和热水供应机,让长时间游园的市民随时“充电续航”。
此次“青岛之夏”艺术灯会在太平山中央公园举办,为公园增加了新的景致,进一步提升了公园的吸引力与知名度。众多游客纷纷表示,在欣赏美轮美奂的彩灯艺术的同时,还能尽情领略太平山中央公园的自然风光与丰富景观,这样的双重体验令人难忘。据相关数据统计,自灯会举办以来,太平山中央公园的游客量大幅增长,为岛城的夏日旅游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随着灯会的持续进行,预计将吸引更多游客慕名而来,共同感受青岛夏日的独特魅力。”工作人员介绍。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魏铌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