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09:22: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穆砚
5月11日晚间,深圳瑞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瑞捷”或“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于5月9日与多家机构投资者召开了线上会议。在会议上,深圳瑞捷透露,明确将围绕产业、存量、保险及出海四大方向推进战略转型。目前,房屋保险的产品保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补贴、开发商以及可持续收入的商场、体育馆等,但尚未形成可全国普遍推广的方式,保费来源不稳定。
深圳瑞捷在会议中明确,公司在综合考虑国家发展趋势、市场需求以及瑞捷的具体情况后,将聚焦于产业、存量、保险和出海四个方向,其中产业客户方面主要聚焦通信、连锁行业、新能源以及生物医药四个行业,现已与中国移动、秦淮数据、字节跳动、华住集团、海底捞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业务合作。
针对市场关注的订单情况,深圳瑞捷透露,2025年第一季度新签订单金额约为1.8亿元,同比增长超20%;截至4月末,公司在手订单规模约5亿元。值得关注的是,业务区域分布呈现多元化趋势,华南地区凭借区位优势仍贡献约80%营收,但华东、华北及华中等新区域订单占比已攀升至40%,全国化服务网络效应逐步显现。
在房屋保险领域,公司坦言当前市场保费来源仍依赖政府补贴及开发商支持,全国推广模式尚不成熟。基于此,深圳瑞捷选择从房屋结构安全体检、小散工程安责险等轻量化服务切入,与传统重资产业务形成差异化竞争。海外布局方面,公司以“借船出海”模式跟随华为、秦淮数据等客户拓展非洲、东南亚市场,目前已落地刚果金、马来西亚等地项目,未来计划通过香港子公司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投资者关心,在国家强调房屋三项制度建设的背景下,公司开展保险相关业务的进展情况。深圳瑞捷表示,目前,房屋保险的产品主要分为IDI(工程质量缺陷保险)、房屋综合险以及小散工程的安责险,其保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补贴、开发商以及可持续收入的商场、体育馆等,但尚未形成可全国普遍推广的方式,保费来源不稳定。基于上述情况下,公司在开拓业务时,安全类服务如房屋结构、房屋体检以及小散工程安全险等业务进展相对会较快,而传统房屋质量、防水维修等资金规模较大的业务进展相对会较慢。
谈及公司海外布局的进展,深圳瑞捷透露,2024年,公司秉持伴随优质客户出海导向,通过“借船出海”的方式,已向HUAWEI、秦淮数据、乐美包装等客户在非洲刚果金、迪拜、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地区的项目提供驻场管理和第三方评估服务。目前,境外业务的体量较小,仍处于积极布局的阶段,未来将借助全资子公司香港国际作为窗口,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号召,发挥瑞捷技术优势和管理咨询能力,与优质客户一起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争取更多的海外订单。
深圳瑞捷称,目前,公司“隐患-事故级联故障模型”“建筑外立面缺陷模型”“外墙风险预测模型”3个模型已完成研发,且在海南、贵州、四川等地实现了本地化部署。深圳瑞捷以“服务+平台+数据”的一体化服务,深度赋能客户,显著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显著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深圳瑞捷表示,在关税战的冲击下,国产替代是机会亦是挑战。2024年,公司经营管理层多次赴海外考察,调研Aon Corporation和FM等国际领先企业,持续对标国际前沿,拓展创新视野。同时,以海外项目需求升级人才画像,积极引入具备海外工作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逐步提升业务能力,抓住国产替代的市场机遇。
深圳瑞捷还称,供应链审核是基于上游供应商质量良莠不齐和管理难所衍生出来的产品,作为该领域的新参与者,公司与知名供应链咨询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不断提升业务自身能力。现阶段,公司凭借专业的服务能力和严谨的服务态度,向华住、锦江等多个客户提供了专业服务,且获得了客户高度认可。
业绩方面,2024年,深圳瑞捷多项财务指标出现较大变动。公司营业收入469,841,474.25元,较上年下降4.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666,604.78元,上年同期为40,866,439.96元,同比下降162.8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5,444,319.88元,上年同期为21,611,262.11元,同比下降264.01%。基本每股收益为-0.17元/股,上年同期为0.27元/股,同比下降162.96%。
进入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7585万元,同比下降1.6%;归母净利润为426万元,同比上升35.0%;扣非归母净利润自去年同期亏损279万元变为亏损183万元,亏损额有所减少。5%归母净利润增幅背后,扣非净利润仍然不理想。房地产行业的周期性调整成为拖累业绩的首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