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双拥花开别样红——写在怀化市第九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之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20:58:00    

巍巍雪峰镌刻军民如磐,悠悠沅水流淌强军战歌。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怀化市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是怀化市第九次获此殊荣。

弥足珍贵的荣誉背后,是怀化党政军民同心合力、将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扎根五溪大地的坚守,更是新时代双拥工作的鲜活注脚。

近年来,怀化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为抓手,不断创新双拥思路,拓展双拥领域,丰富双拥内涵,巩固和提升双拥工作水平,谱写了军民鱼水情的崭新篇章。

高位推进, 构建双拥新格局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怀化市委、市政府始终将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绩效考核体系。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涵盖42个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领导对口抓”的工作格局。

坚持制度创新。怀化严格落实军地联席会议、议军会议等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双拥工作重大问题。完善了《怀化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怀化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等文件,积极推动双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壮大双拥力量。依托市、县、乡、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县、乡武装部门、驻地部队全面延伸双拥工作的基层力量,推进“一部一站”紧密协作模式全覆盖,构建“上下一条线、左右连成片、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办”的双拥工作体系。

强化宣传 ,掀起双拥新热潮

怀化,一座浸润着深厚红色基因的城市。这里是通道转兵、芷江受降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也是向警予、粟裕、滕代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在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和双拥工作具有独特优势。

(欢送新兵。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承 通讯员 孙本乾 雷鸣 摄)

为此,怀化坚持深挖资源,不断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激发“军爱民、民拥军”的双拥热情,全社会尊崇军人、支持国防的氛围日益浓厚。

打造双拥宣传阵地。前后投资2000余万元在主城区建成粟裕双拥公园、双拥示范路,设置双拥景石、宣传电子屏和高架广告牌,率先在全省开通了“国防教育公交专线”,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双拥宣传网络。

(粟裕公园。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承 通讯员 孙本乾 雷鸣 摄)

创新开展特色活动。开展“军事训练周”“党政领导干部过军事日”“重走长征路”、军营开放日等活动;开展“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等评选,挖掘身边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

开展双拥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军地联谊、文艺创演等富有地域特色、军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同唱鱼水情,共绘同心圆,营造军民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氛围。推出的大型红色双拥舞台剧《侗山红》获得湖南省艺术节最高奖项“田汉大奖”,并在全市巡回演出,社会反响热烈。

推动国防教育进校园。将国防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通过广泛开展军事体验、国防知识竞赛、军事夏令营等活动,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推动国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全市24所学校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4所学校成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紧贴需求,推行双拥新举措

从现役军人的后顾之忧,到退役军人的生活保障;从入学就医的便利服务,到创业就业的全程帮扶……怀化用实际行动将尊崇与关怀融入城市发展脉络。

近年来,怀化秉持“兴武装等同筑长城,强国防就是强保障”的理念,坚持多维发力,倾心尽力为现(退)役军人办实事、解难事,让尊崇之光温暖每一位“最可爱的人”。

日前,在鹤城区人武部民兵训练基地,一场紧张激烈的射击比武正在进行。随着一阵枪声响起,一组组实弹射击成绩同步显示。

“党委、政府帮我们修建了这么好的训练基地,建成了先进的训练场地,我们要更加刻苦训练,增强保家卫国的本领。”刚完成训练任务的民兵们自豪地说。

怀化把解决部队官兵关注的“后路、后院、后代”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保障。先后投资2.3余亿元,新建和改建国防公路;支持部队营房正规化建设、民兵武器仓库及训练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军供站整体搬迁,保障能力大幅提升,怀化军供站荣立集体二等功,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重点军供站”。完成“城连共建强边固防”任务,在新疆修建高科技全智能的高寒艰苦地区部队家属楼,改善了共建部队官兵生活备勤条件,创造了“湖南速度”“怀化特色”。

(慰问城连共建部队。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承 通讯员 孙本乾 雷鸣 摄)

严格落实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退役士兵全部安排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安置满意率达100%。2020年以来,全市共接收安置70余名转业干部、1400余名退役士官、4500余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50余名军休干部。将符合随军随调条件的军人家属实现对等安置、动态“清零”,随军家属安置率100%。

(退役军人招聘会。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承 通讯员 孙本乾 雷鸣 摄)

怀化出台《怀化市军人子女入学工作实施办法》,保障驻怀部队官兵子女自由选择城区优质学校,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入托1100余人。近年来,驻怀部队安置100余名随军家属到对口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组织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7次、军地鹊桥联谊活动9次、扶持就业3720余人,发放未就业随军家属生活补助2000余人次,共计660余万元。

(军地联谊活动。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承 通讯员 孙本乾 雷鸣 摄)

怀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认真组织,强化措施,全力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市县乡三级服务中心(站)全覆盖,7家乡镇服务站入选全省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广大退役军人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荣誉感不断增强。

每年投入1200余万元,利用春节、“八一”等节日,对驻怀部队和海军“怀化舰”官兵进行走访慰问;与西藏阿里地区部队结对共建,常态化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组建80余家本土企业拥军队伍,落实退役军人免费乘坐公交、游览A级景区等优待政策…… 如今的怀化,崇军爱军已成为社会风尚,军民共建活动步履不停,“怀化双拥”品牌越擦越亮。

融合共建, 续写双拥新篇章

驻守一地,造福一方。驻怀部队官兵情系第二故乡、心系百姓冷暖,自觉融入怀化,在抢险救灾、维护稳定、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工作中敢于担当、冲在一线,展现了新时代人民子弟兵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

“军”“校”携手育新人。驻怀部队与全市31所学校结对帮扶,建立少年军校。每年选派官兵400人次走进学校,常态化开展军训和国防教育。

急难险重冲在前。驻怀部队主动承担抗击洪灾、森林灭火等急难险重任务,以实际行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扶贫帮困干在前。近年来,驻怀火箭军部队协调和投入资金650万元持续帮扶11个村,推进帮扶项目73个,投入产业项目扶持资金360万元。深入开展医疗巡诊,采购和帮助销售农副产品金额达3500余万元。

驻怀部队全力服务改革强军大局,不断健全军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共享、平战结合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齐心协力开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新局面。

一路走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在怀化这片红色热土上不断赓续传承,爱国拥军的情怀在每个怀化人民心中愈发浓烈。

“全国双拥模范城”不仅是荣誉,更是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怀化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行动纲领,把政治引领放在首位,持续擦亮“怀化双拥”名片,用足用好拥军惠军政策,让军人军属获得感成色更足,为强国强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邱承 通讯员 孙本乾 雷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