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8 14:40:00
近期呼和浩特市持续降雨,空气湿度居高不下,这种潮湿天气不仅让人感觉黏腻不适,更给食品安全埋下了不少“隐形炸弹”。雨水可能携带泥沙、细菌,加上温度变化和潮湿环境,食品容易变质或被污染。如何在特殊天气里守住“舌尖上的安全”?这份实用指南请记牢。
01
家庭储存需注意什么
1.强降雨后,及时清洁周围环境,做好防蝇防鼠工作,避免昆虫、害虫及其他动物进入厨房和接触食物。
2.雨水多、湿度大,食材在家储存稍不注意就容易发霉变质。若发现食品有异味、发黏、变色,即使未过保质期,也需立即丢弃。
3.常温存放的米面、干货等要密封好,放在干燥通风处,防止受潮发霉;已开封的食品尽快食用完毕。
4.剩菜需冷藏保存,食用前必须彻底加热(中心温度达70℃以上),不建议食用反复加热的剩菜。
5.降雨天气如遇停电,尽量不频繁打开冰箱门,冷藏室可维持低温约4小时,若冻室密封良好,低温能保持12-24小时(满箱状态更久),减少冷气流失。若冰箱受降雨影响长时间停电,冰箱内食品最好丢弃不用。
02
采购食材有讲究
1.选择正规商超、市场购买食材,查看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及储存条件,避免购买过期、变质或来源不明的食品。
2.肉类、禽类、蛋类等生鲜食材要新鲜,购买后及时冷藏或冷冻,生熟食材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降雨可能导致部分蔬菜表面沾染泥水,采购后应及时清洗,必要时可浸泡片刻再冲洗。
4.被雨水浸泡过的食品存在较高安全隐患,原则上一律丢弃,不可食用;切勿因节省而冒险食用,以免危害健康。
5.强降雨过后,受温度湿度影响,卫生条件差时,冷荤凉菜在制作过程中容易污染,吃了容易生病,将食物烧熟煮透最为稳妥。
03
加工烹饪守原则
1.如果家中进水导致厨具、餐具浸泡后,应消毒后再使用。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把洗净的餐具放入锅内,完全浸泡在水中进行加热,待水煮沸时,保持15分钟以上,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2.食材加工前要彻底清洗,尤其是蔬菜、水果,去除表面泥沙和杂质;肉类、禽类、鱼类等要烧熟煮透,避免生食或半生食。
3.烹饪过程中,生熟食品的刀具、砧板、容器要严格分开,避免交叉使用。
04
出现不适早出来
如食用食物后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发热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尽快就医,并保留好可疑食物和就医凭证,方便后续追溯原因。
食品安全无小事,特殊天气更需警惕。让我们共同关注饮食安全,平安度过汛期!
来源/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