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智能化竞争步入“深水区” 催生汽车产业链合作新机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0:15:00    

随着汽车产业进入围绕智能化竞争的新阶段,各类关键技术也对企业研发能力和落地能力提出了新挑战。7月15日举办的2025新能源智能汽车新质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智能化发展趋势对汽车产业链合作提出新的要求,推动企业持续探索加深合作的新模式新机制。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院长、教授王建强在论坛上表示,我国的道路交通场景复杂,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已成为国家的重大需求,而智能汽车技术是解决交通安全的关键手段。

“在发展过程中,低等级智能汽车目前已有较高的市场渗透率,也进行了大规模的产业应用。但在迈向高等级自动驾驶的过程中,智能汽车技术仍存在诸多难题有待突破。”王建强说。

智能化技术已成为汽车产业竞争核心领域之一,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指出,目前全球汽车竞争已围绕智能化全面展开,新型智能化技术正在推动整车和零部件厂商更紧密绑定,对汽车产业链合作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汽车企业的竞争力重点迁移到智能化和AI上,相关企业也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当前大量车企选择通过和外部科技企业加强合作来解决整车企业的智能化短板问题。在智能化时代,跨界合作正在成为汽车产业强化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外部来源,汽车产业边界之外的软件、芯片、数据等生态,正在和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助力汽车产业的发展升级。”张永伟说。

江汽集团控股公司董事、江汽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马翠兵在论坛上分享了和华为跨界合作的经验。

“新汽车时代的新能力建设与培养,需要借势赋能、跨界合作。我们正与华为数字能源在新能源汽车车型/平台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多个关键领域展开全面战略合作,携手共建面向未来的产业新生态。同时,我们也在全面对标华为,驱动组织变革与能力跃升。”马翠兵说。

产业链的合作还在支持中国汽车产业进一步拥抱全球。法雷奥中国首席技术官顾剑民告诉记者,中国的汽车不仅在市场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相关技术也逐渐走到世界前列。

“当前软件对于汽车产品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汽车由机械产品逐渐变化为软硬结合的整体产品。在此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汽车企业在为海外车企提供技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健身房’,我们也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顾剑民表示。

“在全球来看,中国汽车智能化已经走到深水区。我们希望能在政策指引下,有序地将整车厂及信息与通信技术企业创新聚合起来,鼓励新质生态链上下游融合创新。希望中国车企扛起大旗,带动产业链上下驱策群力,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升级发展。”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汽车电子营销MKT副总经理鲁东海说。

从芯片研发到智能驾驶,从电子电气架构创新到软件定义汽车,在智能化发展的浪潮下,中国汽车产业正通过不断探索产业链合作的新机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新路径。

“未来,汽车产业需要以更加开放的模式,链接更多智能化能力。需要汽车企业与更多算力、算法公司无缝链接,让这些外部力量成为我们内化的竞争力,也需要更多跨界融合为中国汽车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张永伟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