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9 15:35:00
8月18日下午,广州举行广州好医护之“广州名医”“广州好医生”主题分享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主任、肾内科主任陈崴主任医师荣获“广州好医生”称号。
这份荣誉的背后,恰与她的名字 “陈崴” 所蕴含的气度相契合 ——山高而巍峨,正如她在肾脏病领域始终秉持的坚守与追求。她用热爱的力量接过肾脏病学科前辈们传递的接力棒,继续攀登肾病诊疗的高峰。
站在巨人肩膀上,破肾病基层诊断世界难题
中山一院肾内科,作为中国肾脏病学的发源地,自1963年成立以来,汇聚了众多医学大家。在腹膜透析、狼疮性肾炎、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等疑难病症的诊治领域,学科始终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与国际前沿接轨。
义诊中
这里的专家号“一号难求”,陈崴教授正是其中之一。她提出的狼疮肾炎免疫治疗新靶标和新策略,推动“狼疮方”等增效减毒的中西医结合疗法,为无数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诊室里,喜讯不断传来:“陈教授,我备孕成功啦!”“陈教授,我考上大学了!”这些患者的故事,是陈崴团队不懈努力的最好见证。
然而,慢性肾病的早防早治的难题始终萦绕在她心头。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患者人数超1.2亿,但患者知晓率仅10%左右。每当看到一个本该被及时救治的患者因为在基层诊断延误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都会让陈崴感到心痛和惋惜。特别是一名20岁的年轻人,因视力突然下降被送急诊,最终查出病因是肾衰竭。这样的案例,都让她更加坚定了要寻找有效、精准、无创诊断慢性肾病方法的决心。
陈崴教授与科研团队一起
很大部分的慢性肾病的病因诊断,依赖于肾活检。肾活检是有创检查,对医患双方都有条件的要求,在基层医院常规开展有难度。为破解这一难题,陈崴教授与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一拍即合,联合国内外多家医院率先成立了“眼肾联盟”,研发出全球首套基于眼底照片的无创人工智能慢性肾病诊断系统。这套系统犹如一座桥梁,连接了基层医疗与精准诊疗之间的鸿沟,为慢性肾病的早期诊断开启了新时代。
目前,这套“眼看肾病”智能诊断云平台,正在国内外多个医疗中心开展临床应用和真实世界验证。陈崴的团队从未想止步于此。“我们希望这套系统能在更广泛的基层医疗机构落地,惠及更多患者,助力提升我国慢性肾脏病整体防控水平。”
在中山一院贵州医院
以AI之力,让优质腹透走进万千基层家庭
在尿毒症治疗的领域,腹膜透析是一项有效、经济、便捷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中山一院作为全球规模最大、质量领先的腹膜透析中心,系列研究成果纳入国际领域的临床指南,开创了惠及全国的腹膜透析“卫星中心模式”,显著提升了我国腹透技术水平和推广,被国际同行盛赞为“广州模式”。中山一院的团队并未止步于这些成绩,他们的目标是让腹透技术在基层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大范围的普及。
今年3月,陈崴团队与神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腹膜透析大模型和AI助手正式发布。腹透大模型整合了先进的肾病知识、管理理念及超5万例样本数据:一方面可为患者及基层医护人员提供专业咨询,解答日常疑惑;另一方面能提高培训和管理效率,助力经验欠缺的基层医院开展高质量腹透。
陈崴教授团队
“有了腹膜透析AI助手的帮助,这能让更多患者有机会在基层医院就能享受和中山一院同质化的腹膜透析管理服务。对患者来说,这无疑是极大的获益;而能够坚持工作的他们,也能继续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说起这些,陈崴的语气里难掩欣慰与振奋。
热爱抵万难,接力肾病诊疗未来
陈崴身上既有高山般的坚韧,亦有常青树般的蓬勃活力。她的生活节奏快得让人惊叹——每天忙到深夜才休息,科研、临床、教学、管理、帮扶工作交织在一起。即便如此,她始终怀揣着对医学事业的热爱,感觉得到一种源源不断的力量。
从医二十载有余,为何能始终对医学保持高昂的热情?陈崴思考了一瞬,很认真地回答道:“热爱能抵万难!”对这份事业真挚的热爱,让她觉得在这个领域付出再多都值得,也始终感到无穷的力量。
这份对医学、对肾脏病学科纯粹的热爱,源自于上一代的传承。陈崴的母亲是重庆的一名肾内科医生,也是国内血液透析的先锋之一。那时透析技术尚不成熟,医生往往要长时间守护在透析患者肾病,随时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吃着饭突然被叫去病房,后半夜赶回医院,都是家常便饭。”她从小便目睹母亲奔波忙碌,见证她为患者驱散病痛,耳濡目染中,医者仁心的种子悄然萌芽。加入到中山一院肾内科后,她又被前辈们为中国肾脏病事业的发展倾注的热情深深感染,也接过他们递来的接力棒,带领年轻人走向新的高度。
谈及团队里的年轻人,她言语中充满欣赏。“他们比我更努力,几乎利用所有时间投入到临床、科研、教学和创新的工作中。我常常被他们感动。”和年轻人们聊天时,她总爱问一句,“这是不是你真心喜欢做的事情?”她打心底期盼,他们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感到幸福。曾站在前人肩上眺望远方的陈崴,如今也托举起新生的力量,为肾脏病诊疗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文|记者 陈辉 实习生 赖欣怡 通讯员 章智琦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