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4 16:3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文灿 刘育銮
“五一”假期期间,光武堂麒麟队在“四海一家大巡游”活动中精彩亮相。光武堂麒麟队作为省级非遗“坪山麒麟舞”的传承力量,在巡游中展现了非遗传承的担当,并以创新的姿态走进地铁、商圈,探索传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当麒麟舞出现在地铁人流中,当鼓点与商圈的喧嚣相互呼应,传统文化以一种新奇的方式与市民亲密接触。这种结合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的空间限制,让忙碌的都市人在通勤、休闲的间隙,也能感受到麒麟舞的魅力。光武堂麒麟队以非遗为纽带,搭建起传统文化与大众沟通的桥梁,无论是节日大道的巡游,还是地铁商圈的演绎,都让市民游客近距离领略到麒麟舞的独特魅力。
5月3日,由坪山光武堂麒麟协会主办的麒麟文化营圆满落幕,本次麒麟文化营为期1天,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麒麟舞技艺教学、麒麟文化讲座、传统武术体验等多个板块。
麒麟文化营第一课在坪山戏剧公社龙马社嘉孚随图书馆举办。传承人们为学员们生动讲述坪山麒麟舞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坪山麒麟舞从明末清初起源于山西五台山竹林寺,在螳螂拳功法基础上,根据农耕文化时期农民们在四季生活和劳作习惯等方面的内容创编而成,套路舞法身兼南北两派麒麟之长,外呈刚劲、庄严、细腻、灵活的风格特点,内合儒道两家周易阴阳八卦五行运行原理,讲究内外兼修,化于形而敛于内。
在长守戏剧谷舞台上,坪山光武堂麒麟队凭借灵动的身姿、精湛的技艺,将麒麟舞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伴随着闹锣调、七星调等音乐曲调,生动演绎乡村十二个时节的生产生活场景,现场喝彩声此起彼伏。
在麒麟舞技艺教学环节,由省级非遗坪山麒麟舞团队光武堂麒麟队亲自指导,学员们从基本功、丁字阴阳步等基础学起,尽管挑战重重,却在老师指导下热情不减,切身感受麒麟舞内柔外刚的风格。传承人从麒麟舞的基本步伐、手势,到复杂的套路组合,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和示范。参与文化营的青少年们热情高涨,积极学习,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努力展现出麒麟舞的神韵。
近年来,坪山区大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广活动。举办系列坪山麒麟舞全域推广项目,通过文化进社区、校园等活动;联合高校运用科技手段创新表达,多维度扩大麒麟舞的影响力。如今,坪山麒麟舞已成为区域文化名片。
此外,近期光武堂麒麟队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肯綮科技巧妙结合,传统麒麟舞融合运动感知系统、自学运动增强AI算法等外骨骼核心技术,并将其带入巡游、进商圈等活动中,探索技术赋能非遗发展。今年五月,坪山麒麟舞将作为深圳市唯一受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参与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图片来源:坪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