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12:08:00
【来源:辽宁日报】
今年以来,
我省开展校园大宗食材全过程追溯管理,
成为全国首个在学校领域全面
实施大宗食材电子化追溯管理的省份。
春季学期累计产生
溯源信息302.3万余条,
学校食堂系统应用率达51.88%,
其中,中小学食堂系统应用率达82.95%。
这是7月4日,
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的。
开展校园大宗食材全过程追溯管理,可实现各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大宗食材“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质量可控”,构建“从田地到校园餐桌”的全链条监管模式,全力保障广大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截至目前,全省7815家学校食堂、124家校外供餐单位、13492家食材供应商应用“食安辽宁码”,并将之贯穿学校食堂进货查验全过程。
我省校园大宗食材全过程追溯管理制度重点明晰。将食用农产品生产者、收购者,食材供应商,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全省各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等四大类主体纳入追溯管理主体;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食用农产品,米、面、油、奶等预包装食品纳入追溯管理重点品种,开展全链条溯源管理,规范学校食堂及校园供餐单位采购管理,将“食安辽宁码”贯穿学校食堂进货查验全过程。通过食材“电子足迹”逆向定位问题食品源头,及时发现同批次产品销售流向并采取处置措施,避免不合格食品流入校园食堂。
在监管过程中,聚焦产销两端,实现“合格证+追溯”全链条管理。在管控种植养殖主体方面,依托“食安辽宁”食品追溯平台,省市场监管局和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开发“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查验小程序,并全面启动推广应用。同时建立直供学校农产品种植养殖主体名录,对直供学校农产品种植养殖主体实施重点监管。
在管控农批市场源头方面,优化实施全省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提升行动,全省48家农批市场全部应用“食安辽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入场销售者电子档案率、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协议签订率、食品安全公开承诺率“三个百分百”,实行追溯系统应用情况每月调度、实地走访、问题通报等机制。
同时,通过“合格证+追溯”机制落实落细全链条监管。全面推动各环节溯源主体建立合格证电子化信息,通过“产地建码、进货扫码、一码通行”的方式,实现食材随附检验报告、畜禽肉检验检疫证明、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承诺达标合格证等合格证明文件电子化流转,为实施校园食材全链条监管提供有效支撑。
来源:辽宁日报·辽望客户端
记者:赵铭
编辑:刘爽 检校:李世同
责编:王德坤 审核:明绍庚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