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多元”康养让银龄生活有滋有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1 15:58:00    

“楼上能娱乐活动、锻炼身体,还能免费理发,楼下的惠民餐厅价格优惠,菜品种类还挺全,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太方便了。”78岁的赵全甲老人满意地说。中午12点,在海拉尔区胜利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颐享暖厨”刚出锅的家常菜香气四溢。老人们有序排队选购,然后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话家常,场面热闹而温馨。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让为老服务再上新台阶,海拉尔区秉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宗旨,立足市委“两个转化”核心战略,创新打造集“医、药、养、体、食、居、游、娱”于一体的胜利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通过构建“六助服务+八大功能”多元康养矩阵,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可持续模式,为全域养老升级交出一份诚意满满的“胜利方案”。


中心共有五层,除一楼‘颐享暖厨’外,还设有中蒙医健康服务中心、邻里共享活动区、日间照料专区等特色功能区,努力为满足老年人生活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胜利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左文媛介绍说。一楼的“颐享暖厨”宽敞明亮,饭菜飘香,让老年人从“吃得饱”迈向“吃得好”。二楼设有蒙医健康工作室、心理咨询室、理疗室和足浴熏蒸室,提供坐诊、艾灸、按摩及心理健康调节服务,推动“未病先防、慢病可管”,将国家“以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落实到基层。三楼引入呼伦贝尔家庭教育协会及京、深等地优质心理专家资源,精心打造“解忧工作室”“代际共融空间”“情绪宣泄室”等功能区,惠及全年龄段居民。在这里,小朋友和“大朋友”可以围坐在一起读书游戏,为居民休闲娱乐提供好去处,探索“一老一小”共育互惠、社区支持家庭发展的新路径。


细微处最能照见民生匠心,基于失能老人占比、家庭照护缺口等摸排数据,四楼的“养”“居”区域集成日间照料专区、爱心义剪、助浴洗衣、适老化产品展示体验等功能,实现“医养资源按需下沉”。日间照料专区窗明几净、温馨舒适,与医疗专区协同配备紧急呼叫系统,方便及时处理突发情况;“爱心理发室”内,志愿者正为老人认真“造型”。据了解,“爱心义剪”源于海拉尔区民政局落实上级部署的暖心创设,发展至今,已从最初覆盖商超、驿站和社区的固定“银铃理发站”到融入胜利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爱心理发室”;受益群体更加广泛,不仅是60岁以上的长者,低保特困人员、环卫工人等特殊群体都能享受到这项暖心服务。“发短情长”,细微处的关怀,织就了覆盖全区的暖心网络,微小发丝间映射出精细社会微治理的动人光彩。



这座康养综合体更打破了对养老机构的传统认知,五楼是以健康管理为核心的“体”功能区,设置有康复训练区、体重管理区和老年人认知益智锻炼专区。音乐悠扬,六位老人正认真地跟教练做着瑜伽动作,近年来,越来越多老年人在运动中焕新生活,瑜伽也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从养老到“健老”,银发族通过花式健身焕发新的活力。同时,为积极响应国家“体重管理年”的号召,中心引入专业团队,为居民提供科学的健康评估和个性化的运动指导课程。



从基础设施到精神生活,胜利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以“小切口”破解“大课题”,书写出“老有颐养”的民生答卷。呼伦贝尔市始终将养老服务视为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不断完善中心城区整体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感受到了变化和提升。未来,呼伦贝尔市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探索创新,在养老服务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让银龄生活有滋有味。



呼伦贝尔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丁小航/文 宋杨/出镜 杜金旭/图

美编:边赛

主编:鄂桂晶

监审:韩永刚 郭悦

监制:康健 陈静文

总监制:张晓琦

相关文章